欢迎访问 中国书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 > > 正文

兼收并蓄 修成一家——记书法家张绍阳

2021-09-03 08:41:30 来源: 中国书法网 点击: 6次

 

艺术家张绍阳
     张绍阳先生是贵州人,虽出身寒门,父亲也早在其出生之前就被打成右派而致家道败落、生计困难,但崇书尚德的家学传统并未中断,自小的耳濡目染养成了他喜欢写字的习惯,而少年时期物质生活的匮乏正好让他的这一爱好得以拓展,久而久之,有时间就写字成为他的生活方式。工作之余,绍阳先生的时间几乎都以书道张弛为第一乐趣,多年来坚持日课古帖、临池不辍。
      绍阳先生现为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涉猎多体而以小楷及行草为善。为广结良缘、互相学习,曾与友人在北京琉璃厂举办书画联展,参与“乡村振兴”全国书画名家百人作品邀请展、“君子之交”弘一书法艺术展等系列展览活动。与同道的交流切磋,使之能博涉多优,眼界得以拓宽、精神得以升华。
 
嵇康·琴赋——局部一
      转瞬之间,绍阳先生已届天命之年。可谓“苍龙日暮环行雨,古树春深更著花”,他的书法虽未达“人书俱老”之境界,但他学书极为严谨,认为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传承最为重要的形式和载体。通过长期研习,逐渐体味到书写过程实则是“与古人对话”,是传承传统的重要方式,应神圣而凝重、容不得半点马虎。秉承“察之尚精、拟之贵似”之精神,通过反复临写“九成宫”、“虞恭公”等把握楷法,同时通过“宣示表”、“乐毅论”、“黄庭经”、“圣教序”、“十七帖”、“书谱”等的无数次临写探究魏晋笔法之奥妙,从始至终遵从古制,不刻意求新图变。历经多年努力,其书法风格继承了传统书法应有的清新爽目、雅俗共赏而又法度严谨的特点,具有典型的文人书法气质。
    书法之美首先是外在形式,要求笔法、章法、墨法的巧妙搭配和有机融合才能形成整体的美感。绍阳先生的创作,无论什么构式、何种章法,都运笔流畅、布局合理、墨色相宜,让人耳目一新。
      作品笔法因书体而变,用笔法古而不泥古,稳重扎实、丰富灵动、中侧并用、过渡自然,笔力劲道而不失柔美。线条扎实,细者坚实而富弹性、粗者敦实而不臃肿。笔画间对比强烈而又宁静和谐、主次分明而又疏密适度、时有开合而又迎让有度。正所谓“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恰到好处的体现了笔法多样与丰富的统一;作品章法好,字与字,列与列,笔势连绵、节奏分明,如同纸上太极;作品墨色变化丰富,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浓、淡、枯、湿运用自如。笔力强劲、章法和谐、墨色曼妙的书法作品确是无声的音乐、无形之山水。可谓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至此无我忘我之境,乃书家之追求。
 
 
嵇康·琴赋——局部二
      书法之美更在于其内涵。欣赏书法作品,除了看笔力是否雄健、布局是否得体、笔法与结体是否规范等等这些基本要素,还要看书家作品能否传情达意、触动人心!绍阳先生的作品文气、才情十足,具有浓重的文人气质。其所表现出来的学养气质、人文精神,以及不激不厉、淡泊旷达的境界,充分诠释了“文人书法”的内涵。纵观绍阳先生书法,意境深远、气韵温润,正逐渐褪祛烟火气,展现幽深淡远之意境。犹如王维的田园诗,平淡见奇、娓娓道来,又让人身临其境、浮想联翩。正所谓看似平常语,实则语惊人。欣赏绍阳先生作品,确能让人恬淡中见新奇,玩味不止,领略“出新意于法度、寄妙语于豪情”之意趣。
    “既知险绝、复归平正”、“洗去铅华、返归本真”,这该是一名成熟书家应有的修养和意境吧! 
     绍阳先生甘于寂寞,绝不沽名钓誉,也不凭附增价。学书过程不“拜码头”,攀附大家名流;书法创作不搞“一招鲜”,落于俗套;更不追逐“流行书风”,崇怪尚丑。他深知书法之道“未有不学而能者”,更深谙学书需“取法乎上”之理,因此自甘寂寞,始终以古人为师,潜心修炼。正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意在避之求真,求能兼收并蓄,自成一体,修成一家。
     五十多岁是艺术家的黄金期,我们有理由相信绍阳先生艺术之树能够长青、长盛、长茂,以其不懈之努力,这块书法璞玉一定能再树丰碑、为弘扬中国书法作出应有之贡献!
 
 
孟子·告子
 
周敦颐·爱莲说
 
王昌龄·采莲曲
 
嵇康·养生论
 
嵇康·养生论——局部
 
刘伶·酒德颂
 
王勃·滕王阁序
 
王勃·滕王阁序——局部
 
王羲之·乐毅论
 
王羲之·乐毅论——局部
 
钟繇·宣示表
 
诸葛亮·前后出师表
 
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