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书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 > > 正文

孙群豪︱海岳风华—当代书坛代表书家学术研究观摩展

2020-12-30 23:02:48 来源: 中国书法网 点击: 0次

 

展览前言

当代书法创作以现代考古学和现代技术所提供的空前丰富多样的文字、书法历史遗产为借鉴,以立足当代、根植传统、继承创新为宗旨,以艺术本体的完全独立和主体艺术创造的空前自觉为内在依据,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形成碑帖并重、碑帖兼融基础上的多元化格局,并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
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势,为包括书法在内的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空前优越的时代条件。在学院书法教育的普及和全民书法的热潮下,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书法家,他们经过多年的砥砺与探索,在各自的创作领域已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和学术特征,有着良好的学术视野和创作能力,这些书法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当代书法的较高水平,同时也是当下中国艺术生态的样本,他们中的一些佼佼者,已经或将成为中国当代书法艺术的中坚力量和代表书家。但是从书斋到市场,书法家的身份转换和场域转换,面临多重挑战,个人作品风格的延续展开如何进入公众视野得到市场更加普遍的认可和广泛传播;如何有效地抵御当前低迷的艺术市场状况,去开辟新的学术和市场关注点。这是书法家面前不容回避的必答题。
基于此,北京时代丹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机构共同举办“海岳风华——当代书坛代表书家学术研究观摩展暨VR新媒体展”系列活动,旨在借力网络新媒体打通书法家与社会艺术生态之间传播壁垒,推出一批当代书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书法家,展现书法前沿探索者的心象书风。
本次书画展将以3DVR和线上展览的方式呈现,通过大数据技术,联合全国近百家线上新媒体,全方位呈现展览相关内容,全景式还原现场体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打造出足不出户、永不落幕的线上展览。参与展览刊登发布的有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新浪艺术、腾讯艺术等近百家主流艺术媒体及门户网站,较之线下展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持久,将成为永久在线的数字美术馆。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学术主持: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展标题字:刘洪彪(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孙群豪
参展书法家
孙群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宁波美术馆研究员、西泠印社美术馆顾问、慈溪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慈溪画院副院长。
书法、篆刻作品、论文等在中国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等主办的展览中多次入展或获奖,并在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展出。书法篆刻等作品在《中国书法》《书法》《中国篆刻》以及日本《书道》、韩国《墨家》等海内外专业报刊专题介绍。出版《孙群豪书法篆刻集》《印说伏龙》《甲申兰藤印痕》《孙群豪篆刻集》《吉祥经印谱》《兰藤随笔》《梧岭散记》《解读大山》和长篇报告文学《园艺大师吴耕民》《大爱无悔》《时代见证》《沧海显英雄》《陈之佛传》《陈之佛年谱》等各类文艺作品集。

作品欣赏

龙蛇笔底现,平淡总是真
文/冯昭辉

走进孙群豪的“梧岭山房”办公室,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书香气息,堆积如山的书刊画册,轴头锦匣,透露出主人的工作环境和旨趣所在。而主人修长的身材,潇洒的举止,温文的谈吐,幽默的口吻,勾画出一副儒雅的学人风范。
作为宁波书法篆刻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孙群豪的篆刻成就在当地艺坛无人不晓。孙群豪治印从学习浙派入手,在研究浙派和皖派诸家成就的基础上,进而取法秦汉印,可谓追本溯源,南北合宗。在刻苦自励、朝夕揣摩的同时,他纵观法物,广收剧迹,又亲得西泠名家韩天衡、江成之、高式熊、徐银森等人的悉心指点,眼界为之开阔,境界逐步提高。在孙群豪的刀笔之下,秦汉风与浙皖派融为一体,既有秦汉印的浑穆朴茂,古拙渊雅,又有浙皖派的雄浑遒劲,拙巧适度,在守拙与用巧、质朴与精致的关系上处理得恰到好处。朱文、白文印风统一融洽,并且刀从笔出,具有浓厚的笔墨韵味。
治印艺术自古以来多为文人士大夫视为“雕虫小技”,不屑亲为。其实,印章虽小,却熔铸刀笔,殊裁万物,此又为其他艺术所不及。尤其是自明代文彭、何震等文人直接参与治印以来,寸印古篆,别开生面。孙群豪治印深谙此理,他追踪前贤,冲切兼用,摈弃巧饰,追求格局。以大情怀做好小文章,用大气魄处理小印面。他的印风总体上呈现一种厚重浑朴、苍茫古拙的风貌,章法规模阔大,体态安闲,稳重庄严,绝无弄姿炫奇之态,这与他洒脱平和、磊落沉稳的性情是极相契合的。
篆刻家的书法水平往往是检验其篆刻成就的重要尺度。识篆而不能书,动刀而不动笔,是篆刻家的重大缺憾。治印与书法相得益彰,才能磨荡互补,扬帆远航。孙群豪资禀颖异,得天独厚,幼年在沪上得祖辈荫护,广泛求艺,铺就了今后从艺的文化底色。他对书艺的领悟力极强,遍临古帖,上溯秦汉,见地学养,迥出辈流,年纪轻轻练就了一手扎实的书法基本功。行草走帖学一路,隶书亲帛简一门,金石气息时露腕下,书印交织相互滋养,纵横潇洒,直拙生辣,涵茹古今,不拘一格。时时有巨幛大幅,一挥而就,手卷尺牍,笔不厌精。八面出锋,跌宕起伏,晋唐远韵,毕现几案,令人啧啧称奇。
孙群豪长期担任宁波慈溪文艺界行政工作负责人,这使他格局开阔,襟怀博大,广结人缘,相互砥砺,变文人相轻为文人相亲,化孤高自赏为豁达宽容,弃孤守一隅为广采博纳。他广交国内文艺界名流精英,长年奔波沪杭,拜师访友,拓宽眼界,甚至著名乡贤、名僧、企业家也来往频仍。畅游艺海的广度和自如,注定他不会单以一个书法家的成就了却此生,而是随心所欲,触类旁通,穿梭古今,举一反三。他精书艺,通文史。早年高校英语专业的训练,和对国外亲人的思念,又助他学贯中西,取精用弘。他追慕慈溪乡贤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陈之佛,潜心研究陈氏生平,从陈之佛的生平事迹中感知其高洁人格和高雅志趣,编撰《陈之佛传》,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近年又完成《陈之佛年谱》出版发行。为表达对弘一法师的敬仰,他在西泠印社出版了《印说伏龙》。弘一与慈溪伏龙禅寺有缘,曾经在1931至1932年之间三次驻锡伏龙禅寺。弘一法师曾发起成立“西泠印社”之后又一印学研究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编印篆刻作品集,开一代新风。孙群豪有心将这些史料钩稽整理出来,既是正心修己,也是为地方文史工作服务,并弘扬了篆刻艺术。数十年下来,孙群豪不但印集、书法集迭出,而且传记文学、报告文学、文史论著、电影文学剧本、散文集等身。也许惟其如此,孙群豪才能不辜负他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不凡才艺。
接触过孙群豪的为人,都不难感受到他身上浓浓的名士气。优渥的出身,长辈的呵护,名流的熏陶,深厚的阅历,使得他待人接物,从容自若;处理公务,举重若轻;谈艺论道,超脱俗尘。从事艺事的那份自适与闲情,他有;那份专一与精能,他有;那份豁达与圆融,他也有。既潜心自运,又不避尘嚣,既洒落自信,又谦恭虚和。技艺精熟,胸次为上。对艺品的雅俗、美恶、高下,他能一一辨之,并时时谨防艺途的歧路与隆誉的陷阱。对旧式文人的执于一隅、固步自封的做派极于不屑,对当今艺坛攀龙附凤、汲汲名利的时风付之一笑。他开朗风趣,幽默自嘲,不偏激,不固执;什么都看得开,什么都看得透,这正是士贵适性、不向外求的操守表白,也是以艺修身、纯以心性为之的志趣映照。
已过天命之年的孙群豪积攒着巨大的艺术能量,他的每一次喷发,每一次收获,都带给我们异常的惊喜。随着孙群豪不断步入炉火纯青的佳境,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他为读者奉送又一批鲜艳饱满的艺术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