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书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 > > 正文

丁仲修︱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2020-10-15 19:13:28 来源: 中国书法网 点击: 0次

 

展览前言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至今日,当代画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当代画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独有的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体系的作品无法称为中国画。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有无比探索空间的艺术世界。但是笔墨系统的法则与规范,决不是要画家墨守成规,而是容许和鼓励他们有所探求和创新,须能“借古以开今”(石涛语)。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前贤血战古人,又能参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自我演进。借古开今的出发点则是“开今”而“借古”,意是站在当下,在不断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构成延伸与超越的关系。
本次展览以“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笔墨60家线上学术观摩展”为名,是为了将笔墨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提出来,邀请当代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和它的价值。相信参展的这60位个性笔墨风格鲜明的画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会对人们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而且会把画界对笔墨风格的讨论引向深入。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学术主持:王镛
学术顾问:赵成民
展标题字:杨晓阳

参展画家
丁仲修 马万国 于志学 孔维克 王西京 王振中 石砚洗 孙君良 江文湛 江治安 向中林 庄小雷 吕应鑫 朱春秧 李乃宙 李安君 刘继庄 毕建勋 吴涛毅 杜应强 张世彦 张仁芝 张国夫 张振学 张维国 张猛 杨长喜 杨力舟 杨连升 官泽源 苗再新 孟占京 钮博 姜宝林 金鸿钧 尚涛 尚文光 范海生 罗宁 郑力 胡永凯 胡靖 胡明哲 骆旭放 郭文涛 郭石夫 唐绍尧 秦保家 秦天柱 秦永刚 高燕翎 谢冰毅 谢建军 梁文博 舒湘汉 鲁慕迅 喻继高 彭增文 潘锡林 潘文斌

丁仲修
参展画家
丁仲修,1946年生于青岛,当代著名中国画家,是新技法,新气象,新面貌的北派山石画创始者。同时其在梅花,牡丹以及书法创作领域也自成一派,造诣颇深。
作品九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大展并获奖。在全国各省市举办个展三十余次,作品多次在《美术》、《国画家》 等期刊发表;多次参加国内大展。出版有《丁仲修山石情怀·当代著名画家技法解析》,《梅花图谱》,《大匠之门》,《当代名家画集》,《大家气象》,《中国美术家大系——丁仲修卷》等作品集十余种;艺术论文集《采石堂谈艺》以及技法理论丛书《丁仲修北派山石笔墨技法》等。
丁仲修的山水世界有着无法度量的精神内含和想象空间,其作品以极具风格化的艺术特色享誉当代中国画坛。在他的山水境象中,是以缺水少树的北方山石景观为主体,以局部放大的全新视角,运用自己创造的语言符号,走出了传统山水的程式,开拓了中国水墨画的当代性,给人以新异逼人的强烈印象。2016年创作完成了长147米,高2.2米的描绘黄河万里全貌的巨幅作品《民族魂》,一经问世,各界为之震撼,为画家最知名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欣赏
大山的倾诉
文/贾德江
读丁仲修的山水,仿佛置身于苍茫浑荒,坚实沉厚,风云际会的深壑巨石之间,极目四野,呼吸着大山的气息,感受着大山的情怀,倾听着断石层岩无言的诉说。那些孤寂静默的巨石,就像画家一样深沉;那些昂扬挺立的大山,就像画家一样坚毅;那些期待着,思索着,憧憬着的长坡大野,就像画家一样在默默地耕耘中内蕴着一种崇高的悲壮精神。

︳静观浮云 ︳

丁仲修是以画大山大石的独特风格享誉画坛。在他的山水境象中,是以缺水少树的北方山石景观为主体,以局部放大的全新视角,运用自己创造的语言符号,走出了传统山水的程式,给人以新异逼人的强烈印象。在他那里,没有江南田园牧歌似的山青水秀,也没有北方山水绵延不断的重峦叠嶂,代之以连天接地的山体,凝重深邃的山根和刚直不阿的石崖。画家大胆地把大山拦腰截断,近距离地直接表现山石细部的纹理、质感和结构,以一种繁复皴擦,积健为雄的手法营构画面的万千气象,让一山一石都在向世人倾诉着这块大地的历史与未来,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人世的坎坷与苍凉。这种“隔断带”的发现与创造,使他的山水世界有了无法度量的精神内含和想象空间,他的山水画也因此具有了风格化的艺术特色而林立于当今山水画坛。

︳只身啼唱音清高 ︳

丁仲修选择的是实写型的表现方法。这大概和他的生活经历与艺术经历有关,也和他的性格有联系。他出生在农村,自幼家境贫寒,经过曲折的道路,步入艺术殿堂。耿介、沉稳的性格,使他逐渐培养出扎实、稳健的画风。他欣赏洒脱自由的绘画表现语言,但他更沉湎于实实在在地描写,在写实中表现精神。这位从滨海大山中走来的画家,负荷着家庭生活的重担,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却有着大山的襟怀、岩石的坚韧与顽强。由此他恋山、恋石、爱石、写石,这实实在在地描写对他来说,是出自内心感情的需要,是他精神世界的使然。出身农家的丁仲修,没有学习的条件,没有老师的指导,在穷乡僻壤中,他只能以惊人的意志去自学绘画。他爱书成癖,读诗、读史、读画论、读哲学,他痴迷画石,并为此走进传统,精练笔墨,不忘研习书艺。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心仪宋人的骨气,元人的风韵,尤其是范宽的雄峻,王蒙的茂密,更是他反复临研的典范。他清贫自守,以苦为伴,未尝一日忘笔砚,沉浸于中国画传统的钩玄抉微。

︳千言万语 ︳

由抚古人之迹,进而得古人之心;由得古人之心,进而师法造化。他走遍家乡的每一座山岭,静对高山石壁,观其势,究其质,不懈地写生。他勤奋地探索传统笔墨语言与写实造型的有机结合,“实”写他眼前的这些熟悉的山石奇峰,峭壁沟壑,竭力在不同地域的山石中寻找一种语言,表现山石的隆起与塌陷、粗糙与细腻、裸露与掩藏、肌理与质地、裂痕与缝隙。他将“骨法用笔”的力度之美和书法构架的律动之“筋”,同自然浑成的墨韵之“肉”相融合,勾出三面,染出阴阳,“宁过勿不及”(李可染语)。一幅画常常是线上加皴,皴上加擦,干上加湿,湿上加干,浓中积淡,淡中积浓,大上积小,小间积大,层层渍染,层积而厚,在饱满的画面上,以不疲的精力和深厚的情致,画出山石的体和面以及它们重叠和组合的“大象无形”的气势。在坚实的山石之间有流动的山气,有呼啸的烟云,时而也间有老树新枝,造成强烈的对比,既苍迈又生机无限,既沉重,又舒展郁勃,这是充满生命力的山景,是我们民族的象征,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不屈不挠的抗争意识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只有对这些景物十分迷恋和热爱的艺术家,才能绘出如此感情真挚质朴的画面;只有经历过苦难,饱经风霜的艺术家,才能真正懂得沉重、苦涩、荒寒、冷峻、苍凉的大山巨石所蕴藏的精神内含。也因为画家的精神、气质相近,传统山水画中的闲愁、哀伤的情调荡然无存,显示出的是铮铮铁骨,慷慨悲歌,大气风神。

︳岁月无声 ︳

可以肯定地说,遍览中国绘画史,很少有人像丁仲修那样如此反反复复挖掘这个蛮荒野岭的山石主题,又不断强化它的艺术含量和精神境界,“养浩然正气,极天地之大观”(丁仲修语),创造出一幅又一幅令人动心动情的图画。

︳始知真富贵 淡处越风流 ︳

大山是他的生命之根,艺术之根。他正思考着他创造的山石画的现状与未来,他要把这一审美范畴的美学价值拓展开来,成为一种人格、品质,一种境界与永恒。

︳春声 ︳

︳四条屏 ︳

︳春风三月 ︳

︳细雨蒙蒙 ︳

︳秋来色染韵无声 ︳

︳遥看远峰入云端 ︳

︳万里银光不夜天 ︳

︳迎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