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看子贡打譬喻的悟性。《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子贡仰望孔子的学问,说“用房舍的围墙作个比喻吧,我的围墙,只够到肩膀那么高,人们都能窥见房屋的美好。我老师孔子知识和品质厚重份量的围墙有几丈高,如果找不到门,无法进去,看不到宗庙的美好和各个房舍的丰富多彩。”子贡悟性在于他的自知、谦逊和礼敬,我们对于金农书法,先从态度上讲,也当如是!
一,直达书法的如来初心,能现高古之味。
石炉从金农的作品看他对书法工具等生产资料的本质的认识。一是用笔如刀,如凿如点如切如冲如推如锉等等,圭角与刀锋显露。最早书法形态篆书中的甲骨卜辞,不就是用刀斧锲刻,入刀出刀多作尖势,转笔多折,有雄强、直率、刚劲之美。金农漆书起笔和收锋正是类似于《天发神谶碑》的方形圭角。
二是古代书法是见于记录在龟甲、兽骨、青铜、石头、竹简之上,直到发明了纸,金农的漆书有摩岩石刻的气势恢宏,雕版体则如宋体印刷字粒排行,所以,金农用“纸”,此“纸”非纸,实乃最早的“纸”,能用于所有的“纸”。
三是践行有方,于百姓日用中寻觅,于“实”处下苦功夫,来自工匠,反哺民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曾国藩语)。”可以想像到,金农经常呼朋唤友组织论坛,躬身笃行不耻下问,他的“写经体”向专门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书生”(相当现在复印机)学习,雕版体则向车间艺人工匠借鉴,善于选择艺术源头的田间地头,与群众打成一片,再行揉碎整合提升,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生命活力和拓展发展空间。四是不是为了书法而写字,而是让写字直接成为艺术。培根《论学问》中说,“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金农自有的才情气质,为人处事正是与书法共同变化,互相滋润,人书如一,他功夫在书法之外,又在诗情画意之内,既直道而行,又得其环中,超以象外,能应无穷,变化气质。
金农就是这样悟性极高的人,要么不写不画,要么沉默不说话,要么落笔惊人,一笔就写出古风古意,大师之所为,叹为观止!他看书法问题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理论和视角,对书法作出正确而深刻的分析和演绎,并用独有的个人魅力的方式表达,能通过一点看到书法的全貌、古今,穿过表层看到内层,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借用人生的终极三问:我(书法)是谁?我(书法)来自哪里?我(书法)将要到何处去?金农用他的书法印鉴了这个思考的真谛,实践了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必须做!
四,大智若愚,能辩真妄,不迷不执。
金农的漆书,不刻意于过多的缠绕、牵丝、连带,只是充分利用笔的弹性和纸的磨擦阻力,凭着手指皮肤的感觉走笔,中锋与侧锋纯粹看运行的力尽之处再翻转,笔尖与笔肚围绕着毛笔锥体绞转,心地光明,允执厥中,不着一法,无法不容,物我相融,遂心了性,金农以独有的“截笔”来完成“藏锋”,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还原书法的本来面目,而不是在理论上分门别类,自设障碍,画地为牢,对号入座,自寻烦恼,天下无事,庸人自扰!“不要代替马去跑,让它自尽其力;不要代替鸟去飞,让它充分使用其羽翼。”以上是《管子·心术》:“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明代吕新吾在《呻吟语》中说:一等资质深沉厚重;二等资质磊落豪雄;三等资质聪明才辩。这里的资质就是品格和悟性,真正品格好、悟性高的人,并不是叽叽喳喳、精明机灵的人,而是寡言少语、深沉厚重的人。晚清名臣曾国藩,他年轻时的“拙和钝”是出了名的,毛泽东对其评价极高,“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以上,难道不正说明了书如其人这个人生观和方法论!
文:李文远